{SiteName}
首页
奎屯市经济
奎屯市新闻
奎屯市小吃
奎屯市地理
奎屯市旅游
奎屯市人口

兵地携手播撒致富新希望

“同样的品种,由于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很大差别。”2月1日,七师一二七团驻乌苏市石桥乡昌德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忠华为昌德村村民传授棉花种植技术,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王忠华耐心细致的讲解,专心做着笔记。

“农业科技越发达,人工干的活就越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今天的课让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昌德村村民买大红笑着说。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群众送去专业种植养殖技术,带动地方农业发展,帮助地方群众增收富裕,促进兵地农业共同发展。

去年夏天,乌苏市西湖镇饶家庄子村村民董再立种植的棉花发生了棉铃虫灾害,这可把董再立愁坏了。为此,他前往村委会,请从兵团来的“庄稼医生”——七师一二五团农业技术员胡忠元到地里瞧瞧。

胡忠元当即赶到董再立的地里,经过仔细观察了解情况后,手把手地给董再立教授虫害防治办法。

“有了‘胡医生’把脉,我对种好管好棉花更有信心了。”董再立说。

每到冬季和农业生产关键节点,七师胡杨河市都会按照周边地方农业部门需求,派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赴地方乡村开展棉花、番茄、甜菜、玉米、果蔬种植技术培训,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各团场与乌苏市各乡镇长期结对帮扶,帮助地方推广棉花一膜三行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地方农民收入。

七师一三七团积极帮助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镇种植户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在一三七团技术人员指导下,乌尔禾镇建成了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一团常年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地方乡村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推广科学种棉技术,与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15大队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农业科技指导帮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按照七师技术人员传授的技术科学管理,这两年我种植的棉花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收入不断提高。”1月31日,乌苏市车排子镇三道桥子村村民冉龙普高兴地说。

年,一二五团发挥现代农机装备优势,出资多万元在周边的三个乡镇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示范区为单位,组建合作社,实施条田整合,实现大格田、大林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帮助地方农民增产又增收。

年,奎屯市各乡镇共种植机采棉17.68万亩,棉花成熟期较往年提早一周左右。为保障棉花按时保质采收,七师一三一团十四连奎屯屯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出动多台采棉机,全力帮助棉花种植户采收棉花。

近年来,奎屯屯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奎屯市开干齐乡、乌苏部分乡镇、精河县及南疆地方乡镇开展机耕、播种、田管作业等农机作业服务,作业总面积13万余亩。

近年,七师胡杨河市高度重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截至目前,师市共培育发展各类合作社家,为师市职工和地方农民深度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兵地融合发展开拓了新途径。

七师胡杨河市的特长在集约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地方的优势在资源、劳动力、资金等方面,只有集聚优势,同心同向,形成最大合力,才能发挥“1+12”的聚合作用,实现互补互利、融合发展。

依托农业机械资源,七师胡杨河市常年为周边地方提供“代耕、代种、代收”服务,仅年上半年,就派出农业机械多台架,为地方农民开展犁地、整地、平地、播种跨区作业服务20余万亩,提高了地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了人工投入成本,带动了地方农机服务业发展。

七师胡杨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双文说:“‘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近年来,在让先进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虚心学习地方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展兵地融合发展途径,努力推进兵地深度嵌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itunzx.com/ktsxw/1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