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们都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也是令人最讨厌的了。
不仅会啃食家中的食物,还会破坏建筑物,更会携带病菌传播疾病。
有些人见到老鼠都吓得瑟瑟发抖,更别说是被老鼠啃。
然而近日发生的一则新闻,给家长们敲响一记警钟。
4月26日,医院,提起前几天女儿欣欣被不明动物咬伤一事,白春明夫妇自责不已。
4月17日,远在江苏的白春明接到母亲的视频通话。
母亲哭着告诉白春明,孩子睡觉后,她外出洗衣服,半个多小时回来后却发现,孩子被咬伤。
白春明在视频中看到,裹着女儿的被褥上全是血,女儿头部、脸部有多处被撕咬过的痕迹,血肉模糊,头部一处伤口还露出了头骨。
家人第医院救治。
对于欣欣是被什么动物咬伤的?“现在还不清楚,可能是老鼠。”白春明说,欣欣由奶奶带,平时出租房里也经常看到老鼠。
加上孩子身上有动物的抓痕、脸上有牙齿印,大家猜测可能是老鼠钻进屋子将孩子咬伤。
诊断证明书表明,欣欣头面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左手多发骨折并中、环、小指缺血坏死……
“最不能接受的是要被截肢,以后怎么办,头皮植皮,也不晓得会不会长头发。她才2个月28天,就要遭这些罪,我们真的太不负责任了。”
欣欣的母亲李小环说,她很后悔没有在家照顾孩子,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最希望孩子能尽快好起来。
目前,欣欣仍在重症监护病房内接受治疗,虽然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但情况不容乐观。
01
别大意!老鼠伤人事件并非个例
相信大家和安琪一样,第一反应是:家里条件是不是不好?现在不是几乎很少有这样的事情了吗?小时候到是经常听大人们讲亲戚熟人被老鼠咬伤的故事,难道现在还有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被老鼠咬伤”这类事件还真是频繁上报:
去年12月9日,云南楚雄一名3个月的宝宝,被老鼠咬伤,右侧鼻翼被咬伤,软骨已漏出。
据孩子父母描述,事发前他们给宝宝喂了奶后没有擦掉孩子脸上的奶汁,导致被老鼠咬伤。
年11月5日,安徽东海幼儿园一幼儿午睡时被老鼠咬伤手指。11月14日,又一名儿童在该幼儿园午睡时疑被老鼠抓伤。
年12月,江西抚州市民吴女士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入住了南昌市某知名连锁酒店,凌晨5点多发现儿子被老鼠咬伤。
凡此种种......
所以各位粑粑麻麻们,别以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认为家中不可能会有老鼠。
其实,一些地区、农村里的老百姓屋里,仍会有老鼠出没。
特别是和爷爷奶奶住的老房子,也会有老鼠出现。
老鼠多半是在人们睡觉后找东西吃,鼻子极其灵敏,闻到带香味的食物就会啃。
所以,小宝宝喝完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宝宝脸上和身上的奶汁,卧室内不要放置开封食品。
更重要的是,宝宝入睡时爸爸妈妈不能离得太远,以防有特殊情况发生。
02
倘若被老鼠咬伤,该怎么紧急处理?
记住三个字,正确应对鼠类咬伤!
第一字:冲
宝宝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家长要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时间为15分钟!
冲洗后,再用75%酒精或碘酒,用棉签从伤口内侧慢慢朝外滚动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个字:看
家长做完清理伤口那一步后,就要立即带宝宝看医生!
具体让医生看看宝宝伤口程度、再确诊一下病因,然后制定治疗方案,将对宝宝的伤害降到最低。
第三个字:打
鼠类动物一样会传染狂犬病,所以为了防止出现狂犬病或流行性出血热,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宝宝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狂犬疫苗。
若伤口较深、面积大,还会对患儿进一步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以控制感染不再蔓延!
其实很多事,只要家长多小心一点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建议各位粑粑麻麻们今天抽出一点时间,排查一下家中的情况。
如果发现有老鼠屎、晚上听到过老鼠叫以及物品有被啃咬的痕迹,一定要做一个全方位的排查和灭鼠杀虫。
特别是婴儿房,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
如果保证不了,就尽量让宝宝待在家长能看到的地方。
03
天气炎热,猫狗易怒
比起老鼠咬人,孩子更容易被猫猫狗狗等动物咬伤,更需要爸爸妈妈们提起一百个心。
最近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夏季不单人会因高温和闷热产生急躁情绪或身体不适。
狗、猫、兔子、仓鼠等宠物也同样容易“情绪中暑”,对于外界刺激更容易做出过激反应。
有些正值发情期、哺乳期的犬猫,更易暴躁、动怒,产生攻击行为。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看住孩子,遇到小区里的猫猫狗狗,不要去逗它!
尤其是路边的野生猫狗,千万不要去招惹,要知道,你的善意接近,可能会让它们觉得害怕而进行自我保护,反而攻击你哦!
如果孩子不慎被狗咬伤,一定不要懈怠,除了一级暴露,二三级暴露都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
哪怕只有一道淡淡的血印、伤口被小狗舔舔,都属于二级暴露,也都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且越早越好。
在和猫狗的接触过程中,不同的接触方式也有不同的暴露分级和处理措施,具体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张图片查看。
动物园的动物,别以为它关在笼子里就可以随便招惹!
不要给动物们投喂食物!许多小朋友在动物园里,为了表达和动物们的亲近,都会给动物们投喂食物,比如鹿、骆驼等。
但其实,这种行为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尤其是大型猛兽,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和动物合影项目一定要谨慎选择!现在,不少动物园有安排游客与动物合影的项目,请大家谨慎选择,特别是大型动物。
给动物拍照时记得关掉闪光灯!这么做可避免伤害动物和孩子的眼睛,另外也可避免引起动物受惊。
减少或拒绝观看动物经训练后非自然的娱乐性表演,如海豚、虎鲸、白鲸表演、大象表演、任何马戏团动物表演。
04
预防孩子被动物伤害
孩子天性都喜欢小动物,忍不住都会去逗一逗,预防被动物咬,一定要教会孩子这几件事:
千万不要将宝宝单独与宠物留在一起。很多咬伤都是在嬉戏打闹中发生的,当宠物变得过度激动时,宝宝一般是意识不到的。
不要让宝宝对待动物像对待玩具那样,告诉孩子动物也是一个小宝宝,不要去拉宠物的耳朵和尾巴,跳到狗的身上,或者把猫扔来扔去,它们会疼的。
告诉宝宝不要在宠物吃东西时去打扰它,不要去抓狗正在啃的骨头或饲料的盘子。把宠物的盘子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狗咬人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食物。
告诉宝宝,不要将脸贴近宠物。
警告宝宝,要远离那些看上去非常激动或者不友好的狗狗。告诉大一点的宝宝危险狗的一些特征:僵直的身体、坚挺的尾巴、竭嘶底里的叫声、蹲伏的姿势、凝视的表情。
当宝宝独自面对一只陌生的狗,宠物在宝宝身边转圈、嗅的时候,叫宝宝站着不动,不要用眼睛瞪着宠物,不要用突然的动作来激怒宠物,也不要一看到狗就跑。跟狗狗讲话要用轻柔的语调。
虽然大部分的狗都比较温顺听话,但也有一些狗攻击性很强,可能不等你招惹就会来攻击。
如果看到下面这几类狗,一定不要去逗弄,赶紧绕道走!
比特斗牛梗犬、纽波利顿犬、阿根廷杜高犬、巴西非拉狗犬、藏獒、日本土佐犬,就是很典型的危险犬。
记住这几张狗的样子,看到了立马带孩子躲开。
孩子年龄小,无法辨别什么是「危险」,只能依赖家长的看管和保护。所以发生紧急情况时,家长就必须掌握必要且正确的急救方法。
你的一个动作,就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挽救孩子的生命。
你或你家孩子
有哪些被小动物咬伤的“疼痛史”?
安琪将会从文末精选1条留言
免费包邮送出1份
精美图书《简笔画例》
留言区一起聊聊呗~
没被选中的小伙伴
可直接点击图片付0.01元+邮费免费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在文末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往期精选
往期精选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